鹽是烹飪里最重要的一味調料,食物有了鹽才會綻放光芒。普通的鹽來自大海、巖井或者鹽湖,日常必不可少,價格卻十分低廉,一袋 400 克的食用精鹽只需要 2-3 元。
有網友評論說這些色彩瑰麗的鹽撒到食物上,令人賞心悅目;也有網友說買這么貴的 " 網紅鹽 " 純粹是浪費錢。這些網紅鹽有什么特別之處?值得花 50 倍的價格購買嗎?
現象:原產地鹽售賣動輒貴 40-50 倍
塞浦路斯晶片海鹽,來自塞浦路斯濃海水蒸發的海鹽,是一款晶片鹽,顏色晶瑩剔透,質地松脆,飽和度較高,常常用來作為食物上桌前最后一道鹽。
波斯藍鹽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一種巖鹽,僅產自中東伊朗、巴基斯坦等古老鹽礦,有著如同藍寶石般的外表,入口強烈,后味清冽還帶有淡淡的紫羅蘭香氣,非常適合用在清淡的食品上,或是用以搭配甜品。
此外,最有名的鹽之花公認產自法國,在網上的售價約在每克 0.5 元 -1.5 元,也就是普通食鹽的 70 倍 -200 倍左右。
專家:" 特殊礦物質 " 無法一一檢測 可能存安全隱患
無論是喜馬拉雅玫瑰鹽、美國夏威夷黑鹽、波斯藍鹽等均以自然、原產地、含有特殊礦物質等為主打 " 賣點 "。這些 " 貴 " 的鹽更有營養嗎?食用更加安全嗎?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商家宣稱 " 喜馬拉雅粉鹽含氯化鈉 98% 以上,其余包括鐵、鈣、鎂、鉀、鋅、硅、銅等 80 多種人體所需礦物質,是名副其實的鹽中之王 "。翻譯一下意思就是純度 98% 的食鹽,剩下 2% 是 80 多種雜質。
據說它的鈣、鎂、鉀等元素的含量比普通鹽多,所以營養更均衡??墒浅蒜c以外的元素多,不就是雜質多嗎?以同樣的邏輯,豈不是海水曬制的粗鹽就比精鹽更有營養?其實鹽里的微量元素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加入的強化劑除外),畢竟每天食鹽攝入量太低了。
紐約大學醫院威徹斯特醫學中心的臨床營養師 Jeff McGrath 表示,聲稱喜馬拉雅玫瑰鹽比普通食鹽更天然或更純凈的說法很難證實。事實上喜馬拉雅玫瑰鹽中可能含有幾乎無法檢測到的元素,如果分離和大劑量食用這些元素,如砷和鈾,這些元素將是有害的," 在當前的食品世界中,’天然’這個詞意義不大,"。
我國的食用鹽來源主要有三類
鹽的來源不同,在營養成分和價值上,沒啥大差別。按照 " 營養成分表 " 主要標注的就是這三種:含鈉;含鈉、碘;含鈉、碘、鉀。
在 2012 年原衛生部修訂《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后,食鹽不再允許添加除碘以外的營養強化劑。至于鈣、鐵等礦物質,通過吃鹽來攝入是不靠譜的。鹽只是一個調味品,并不是保健品,并不需要關注太多的成分,只看鈉、碘這兩項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