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8 日,山東省德州市作家協會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份廉潔文化主題文學作品征文獲獎名單,在獲得一等獎的作品名單中,有一篇文章引發關注,它的標題是《我的縣長父親》,作者名為于忠東。一時間,關于“我的縣長父親”等關鍵詞沖上熱搜,作者的文學功底以及作協評選過程受到質疑。當天晚上,該協會刪除了這條動態。
9 月 19 日,據新聞報道,德州市文聯以及德州市作家協會相關負責人回復稱,關于“我的縣長父親”引發熱議一事暫時還不知情,至于后續的問題,應該會由網信部門來回應。
文章的作者于忠東是禹城市一名銀行系統退休干部,主人公是德州禹城縣第一屆人代會選舉的縣長于志明(注:禹城當時為縣)。
作者在文中表示,父親一生沒給子女留下任何物質財富,卻留下 129 本工作日記,去年整理父親工作日記時,才發現心中“無情”“摳門”“一根筋”的父親,是一位受百姓愛戴的“好官”“清官”。
作者覺得父親“無情”的一件事是他 9 歲時,母親生病父親所說的那些話?!澳鞘且粋€深秋的夜里,一向身體硬朗的娘,突然上吐下瀉發高燒,我和長我五歲的二姐急得團團轉,沒辦法,我倆半夜三更去醫院請大夫。等開方、取藥、娘輸上液時,天已蒙蒙亮,我盼著駐村的父親快點回來。那時通信不方便,村子里沒有電話。便讓和父親一起的叔叔捎信,信是捎到了,父親的回話卻是 ‘ 我不是大夫,回去也幫不上什么忙 ’。當時我那個恨呀,恨父親怎么可以對我們這么 ‘ 無情 ’?!痹谡砀赣H日志時,作者才知道,父親那時在忙著和百姓秋收秋種。
作者表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幾位親屬本可以通過父親打招呼得到更好的工作安排,但都被父親拒絕了。組織上為了照顧父親的身體,提出安排一名子女在身邊工作,父親卻說“組織上調動他的工作,子女摻和啥”,“父親就是這樣的 ‘ 一根筋 ’?!?/p>
作為兒女,也從沒體會到縣長子女的“風光”。作者表示,“大姐上中學時,從城里南街到辛店上學,每個星期都要步行走七八十里路,姐要求父親給她買輛自行車,父親不給買,說 ‘ 你看看,你同學們都有自行車嗎?等你同學們都有自行車的時候,我就給你買一輛,你不能搞特殊 ’。父親就是這么 ‘ 摳門 ’?!?/p>
作者在文中表示,“困難時期,我家窮得揭不開鍋,大伯要飯,父親腿腫得一按一個坑,卻因為對烈士任榮貴的一個承諾,1960 年和 1961 年兩年匯出 35 元給任榮貴的表舅。父親的 ‘ 大方 ’ 造成我們家 ‘ 富裕 ’ 的假象,1963 年縣委一名干部,到我們家求父親要救濟??僧斔吹轿覀兗依锏臄[設,一個木頭箱子、一張床、一張桌子和幾個凳子,再看看飯桌吃的是麩皮窩頭時,再也不好意思張口,轉身離開了?!?/p>
作者表示,禹城 80 萬畝耕地中,鹽堿地有 30 多萬畝,沙荒地有 2.6 萬畝,澇洼地 5 萬畝,為了改變“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年年白忙活、只見播種不打糧”的狀況,父親任縣長時,日志中出現頻率最多的字眼就是種樹、打井、抗旱、改堿,下雨之后出苗率等。他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改變沙堿地,讓百姓吃上飯。
1988 年 6 月,當躺在病床上的父親聽說辛店沙河辛昔日光禿禿的沙堿地變成了綠洲良田,特別想去看看,但直到 9 月離世,一直沒能成行,這也成了家人的終生遺憾。
“山東省禹城市政協”公眾號今年 8 月 3 日曾發文《初心如磐跟黨走 披肝瀝膽為人民》(以下簡稱《初心》),介紹過這位老縣長:
《初心》文中提到,“ 129 本工作日志”真實記錄了他從 1951 年到 1985 年, 34 年的工作歷程?!胺_于志明一本本的工作日志,從麥田串種棉花到幫助村民抬糞施肥;從抗旱防澇到和農民一起生產自救;從深入基層調查困難群眾的生活情況到改造鹽堿澇洼地 …… 我們仿佛看到了那一代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砥礪前行的過程,看到了他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初心?!?/p>
在于志明 1960 年的工作日志中,第十冊的第 23 頁和 24 頁,分別夾著兩張 1960 年 1 月 20 日匯出的十五元的匯款單和 1961 年 5 月 4 日匯出的二十元的匯款單,收款人都是臨邑陳英賢,在那個買東西要按一分一角計算的年代,自己家窮得叮當響,卻兩年匯出三十五元,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支出了 —— 于志明一直向烈士親屬陳英賢匯款,直到陳英賢去世。
《初心》文中提到,于志明生前的最后 8 年是在不斷地看病、住院中度過的。1985 年,在病魔的折磨下,于志明雋秀工整的字體已變得歪歪扭扭,但他依然寫道:“做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不是那么簡單容易的,首先要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觀點,在這個根本問題上解決不好,就很難說真正加入了黨組織。如果半心半意為人民服務,那也只是加了引號的黨員?!?/p>
于志明去世時,才 59 歲。
網友:
@努力:這是那個時代很多干部的縮影。
@銅頂針兒:看完文章,心潮澎湃,眼淚汪汪。
@靜流的海:文章樸素平實,卻自有一股動人的力量。因為所寫的人物是真實的,事跡也是真實的,值得子女驕傲,值得社會褒揚!
@LYX-Suzy :我也是辛店人,第一次知道原來家鄉有這個一名鞠躬盡瘁的好干部。讀完文章也被他為人民事業奉獻一生的事跡所打動。正是有了像于志明爺爺這樣有責任和擔當的干部,才有了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