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 100.86 億元,同比增長 11.2%;實現歸母凈利潤 6.38 億元,去年同期虧損為 14.2 億元。
今日早間,名創優品在港交所公告,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及控股股東葉國富告知公司其有意于未來 12 個月內,動用其個人資金購買最多價值合計 500 萬美元的公司普通股及 / 或美國存托股份。
于公告日期,葉國富及其配偶,擁有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約 61.6% 的權益。
受此消息刺激,港股名創優品今日開盤漲超 7%,盤中漲幅一度擴大至 12.64%。截至收盤,名創優品報 9.85 港元 / 股,漲 11.17%,總市值 124.81 億港元。
具體到業務,2022 財年,公司通過名創優品門店網絡銷售的產品 GMV 達 183 億元;公司旗下潮流玩具品牌 TOP TOY 多渠道 GMV 達 6 億元。
作為一家全球零售商,截至 6 月底,名創優品在全球共擁有 5199 家門店,同比凈增 450 家。其中,在中國有 3226 家門店,包括 14 家直營店、3195 家名創合伙人門店、17 家代理門店。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線下門店持續擴張的同時,名創優品品牌線上渠道 GMV 出現下滑,由去年同期的 7.39 億元降至 6.87 億元。
展望 2023 財年,名創優品表示,計劃通過進一步開發自有電商渠道以及與更多第三方電商及 O2O 平臺合作,擴大線上產品并拓寬線上銷售渠道。
財報顯示,2019-2021 財年,名創優品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2.91 億元、-2.62 億元、-14.15 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 20 億元。2022 財年,名創優品實現歸母凈利潤 6.38 億元,成為 2019 年來首次實現扭虧的財年。
不過,分季度看,名創優品近一年來單季度營收增速呈下降趨勢。其中,公司二季度(2022 財年第四財季)營收更是出現同比下滑,較去年同期下降 6.26% 至 23.18 億元。
同期,公司國內業務同比下降 21% 至 15.3 億元,其中名創優品品牌同比下降 23%,其他業務同比下降 47%,僅潮玩品牌 TOP TOY 品牌營收同比上升。
國內業務增長乏力,海外營收被視為名創優品的主要增長點。2022 財年全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 26.4 億元,同比增長 48.5%。名創優品海外開店速度已經超過國內市場。今年二季度,名創優品在海外新增了 57 家門店,高于國內新增 29 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受近期 " 偽日系 " 營銷風波影響,名創優品的出海之路也不會太順利。
隨后,又有網友爆料稱,名創優品在多國的社交媒體賬號和店鋪內,公然標明自己是來自日本的品牌。還有自稱曾在名創優品打過工的網友表示,名創優品店內不允許播放中文歌。
8 月 18 日,名創優品再度發布致歉聲明,表示對品牌過往用 " 日本設計師品牌 " 進行營銷的行為表示慚愧和自責,并允諾將在 2023 年 3 月 31 日前對海外店鋪完成去日化整改。
過去幾年,在海外擴張之路上,名創優品靠冒充日本品牌吃下了許多紅利。如今經過西班牙 Instagram 賬號風波,名創優品 " 偽日系 " 人設已然坍塌,其對海外消費者的吸引力將面臨極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