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與上海技物所、新疆天文臺等單位合作,首次在國際上實現百公里級的自由空間高精度時間頻率傳遞實驗,實驗結果有望對暗物質探測、物理學基本常數檢驗、相對論檢驗等基礎物理學研究產生重要影響。該成果于北京時間 10 月 5 日晚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發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張強:把我們非常精密的這種時間信號,通過這個望遠鏡打到這個 100 公里以外的另外一個望遠鏡,那邊的話,然后我的這個信號被那邊的一個同樣的一個望遠鏡接收,接收了之后他們進行一些比較精密的時間探測,然后同時那邊也會打一個同樣的一個精密的光源信號也打過來,在這邊也做一個同樣的一個精密探測,然后兩邊的信號再做一個對準,做一個校正。
時間的精確測量和傳遞,將使人們能夠對相對論原理、各種引力理論、暗物質模型等等基礎物理進行實驗檢驗。
現在 " 秒 " 的定義是 1967 年確定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際計量組織計劃 2026 年討論 " 秒 " 定義的變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張強:那么它也證明了就是說將來放在衛星上,可以基于衛星來做這種洲際的這種(時間)比對。那么如果能夠實現洲際的比對的話,那么我們就可以實現新一代的這個 " 秒 " 定義。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