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mwqyq"></nav>
  • <nav id="mwqyq"></nav>
    關于ZAKER ZAKER智慧云 免費視頻剪輯 合作 加入
    虎嗅APP 10-06

    十一租車上路,堪比“拆盲盒”

    十一長假進入倒計時,租車自駕的朋友已經踏上返程旅途,此時,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堵在了路上。

    2022 年以來,周邊游、短途游、親子游等出行方式,熱度持續暴漲。對于今年最后一個長假,租車自駕游也成了眾多人的選擇。

    有的人早早在社交平臺發起 " 拼車 " 計劃,將目的地定在熱門的旅游景點,招募隊友分攤高額的租車費用;有的人在出游前三天才 " 佛系 " 租車,約上朋友帶上家人,去周邊走走看看,開啟放空模式。

    租車自駕在十一期間成為熱潮,相關平臺發布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有數據顯示,某租車平臺國慶一周租車預訂數量,比上一周增長 248%。

    但當租車行業恢復生機的同時,用戶踩坑的幾率也在走高。租車自駕的用戶甚至總結出了一套經驗:從下單的那一刻開始,就要做好準備應對又貴又堵、車況貨不對版、異地違章難處理、還車發生增項收費等問題。

    過去兩年,疫情之下,旅游行業受到了沖擊,租車行業卻逆勢反彈。一時的火熱能在 2022 年扭轉租車行業的頹勢嗎?租車市場頭部企業曾面臨多年虧損,線下還有數百家小型租車行瓜分巨頭的流量和生意,在整個行業同質化嚴重的前提下,這股租車風潮,如何持久助力行業?

    有業內人士表示,逃離城市、親近自然的旅游需求一直都在,只要需求還在,租車熱潮還將持續下去。而隨著行業洗牌,現在到了拼品牌、比服務的時候。

    一、我的租車自駕游:漲價五成、堵車 18 小時

    距離國慶還有半個月時間時,連續加班兩周的朱月決定,約個朋友租車去京郊自駕游。

    之前的旅行,她都會提前做好行程規劃和打卡攻略。這次,她的想法很簡單,避開國慶容易堵車的一頭一尾,選在 4 日和 5 日 " 擺爛式旅游 ",走到哪算哪,每一天玩什么、每一頓吃什么都隨緣,主要目的就是放松身心、曬曬太陽。

    但沒想到,經常租車的朱月還是被黃金周的價格嚇了一跳。租車費用包含基礎費用(車輛租賃及服務費、車輛整備費)、保險費。她算了一筆賬,按她平時常租的車的一天費用計算,平時周末是 330 元,清明小長假是 425 元,而國慶長假的價格是 488 元。這還不包括還車時把車加滿油的油費。

    朱月使用的租車 APP 還規定,9 月 20 日前后,5 天起租。到國慶前一天,她才訂到了兩天用車的行程,那時,單天租車還沒有放開。她的朋友打趣道," 以后要訂車還是要盡快,再觀察兩天,你就會發現價格更貴了,車也訂不到了。"

    由于市內 " 周邊游 " 多是兩天一夜的行程,租車公司的車源相對充足,可以臨時預約,異地租車的小伙伴則更傾向于提前預定,避免租不到車的風險。

    跳跳是租車自駕的資深玩家,基本每年國慶都要提前請假出去自駕。他去過青甘環線、川西環線,今年則是去內蒙古。他的經驗是,很多自駕路線和新開發景點,當地基本不支持打車軟件,因此需要租車。

    他建議新手選擇連鎖租車行,選舊一點且適合復雜路況的越野車型,本地私人租車雖然折扣后便宜,但后續容易踩坑。如果想節約成本,可以提前兩個月開始約人及租車。" 租車越靠近節假日會越貴,車型越少見越貴,租車平臺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退,越早下單越好。" 跳跳稱。

    深燃也觀察到,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玩家都會提前發布 " 自駕找人拼車 " 的帖子。

    自駕玩家在社交平臺上 " 撿人 "

    雖是 " 佛系出行 ",但堵車的狀況還是讓朱月無法招架。提前一天在地圖搜索行程時,看到到達目的地的單程駕駛時間只要兩小時,朱月還很開心,覺得自己很會挑日子,躲開了擁堵高峰。

    4 日那天出發,在擁堵的北四環開了一個半小時后,朱月的好心情逐漸消失,因為導航顯示距離目的地還有 2 小時 19 分。" 那種感受就像吃面條越吃越多。"

    " 半路還因為想上廁所,下高速找衛生間耽誤了時間,在前往景區的路上還有一段蜿蜒山路,多花了時間。好不容易到了吃飯的地方已經是下午三點,但還需要等位 60 桌,店里充斥著孩子的哭鬧聲和顧客的抱怨聲,都聽不見服務員喊號。" 朱月稱,一番折騰之后已經快到了太陽下山的時間,第一天的行程就這樣被消耗完了。

    " 出來自駕游,就要做好隨時大堵車的準備 ",跳跳稱,他去年十一玩的過程中沒有堵車,回程的時候卻遭遇了大堵車。

    他回憶,當天一行人早上 8 點從雅江出發,本來預計下午六七點能到成都,結果在一個隧道遇到司機逆向超車并撞車,不出 5 分鐘,隧道就被堵死了,一直堵了三個多小時,后面越來越堵,因為國慶后半段大家都要返程,那天一直到凌晨 2 點多才到成都。

    據了解,節假日租車費用暴漲已成為租車行業常規操作之一。不租車不方便,租車又貴又堵,這樣的尷尬局面,在今年十一還在上演。

    二、租車上路,堪比 " 拆盲盒 "

    堵車這一環還只是租車自駕 " 坑 " 的開始,一路上還有很多難關要過。

    其中常見的一個坑是拿到的車貨不對版。

    今年暑假,凡凡和朋友們一行五人去熱門旅游目的地平潭游玩。因為計劃在平潭玩 4 天,凡凡到平潭的第一天,就在某租車軟件上租了一輛車,為了省錢,還用了新人券,但沒想到,這為后面的踩坑埋下了伏筆。

    去停車場自提車時,凡凡發現這是一輛 " 戰損版 " 汽車:前保險杠破損(險些脫落,用一些繩子固定住才不至于完全掉下)、后保險杠凹陷、車漆不同程度受損(沒有一面是完好的)、多個輪胎胎壓不足。但一想到如果換一輛車,新人券就會失效,且手續繁瑣,凡凡還是硬著頭皮用了。

    然而,發動汽車之后,凡凡又看到中控臺顯示 " 請聯系維修人員檢查發動機 " 的字樣,但租車 App 提示稱 " 這是正?,F象,不影響使用 "。開的過程中,他們發現變速箱明顯異常,有幾次踩了油門出現轉速異常。當時,凡凡和伙伴覺得只開兩三天,只要車能動、人沒事,也就無傷大雅。

    第三天晚上,再次證明,不要抱有僥幸心理。當時,他們在一條空曠的路上慢速行駛,突然感覺到車身開始顫抖異響,凡凡坐在副駕說話聲音都抖得厲害,于是趕緊暫停行程,去就近的修車店給輪胎充氣。

    結果修車店的小哥看了一眼后輪,問 " 哪里租的車 ",隨后,讓他們趕緊去換一輛,一行人這才發現輪胎已經嚴重磨損。" 想想這三天都開著這輛輪胎隨時可能出意外的車,還是心有余悸。" 凡凡稱。

    車胎磨損嚴重,受訪者供圖

    異地違章處理,則是第二個坑。

    國慶前夕,宋玉通過某租車平臺在南昌西站租了一輛小轎車,還車時車尾有黑色的痕跡(沒有劃痕),收車人讓他到旁邊的指定修車行處理,但開過去得逆行掉頭,所以他就導航去了距離 300 米左右的另一家修車廠,花了約 200 元。

    還車后的幾天,租車店面的工作人員打電話稱,他有一個違章。這是宋玉開車近 5 年來的第一次違章。異地違章有一種解決方法是,租車行把行駛證寄過來后,自己去當地交管中心處理,但是行駛證只免費 6 小時,多出的時間要按 200 元 / 天計費。無奈,宋玉交了 200 元代辦手續費 + 違章 150 元,已經超過那輛車單天的租金。

    " 真是一次非常糟糕的租車體驗 ",宋玉強調,今后租車,拿到車后一定要用交警 12123 軟件進行車輛備案,如果遇到違章可以線上處理,還車前一定要檢查一下車輛是否有劃痕或臟污,提前處理好,否則將面臨延誤行程的風險以及高價手續費和修車費的麻煩,既糟心又耗錢。

    行程結束后的還車流程,則是第三個坑。

    朱月稱,由于開車不熟練,也不熟悉高速路況,外加租來的車沒有手機支架不方便看導航,第二天的行程里,她下錯高速公路出口,直接開到了天津邊界。有工作人員告訴她," 你現在是在進京 " 時,朱月徹底懵了。好在健康碼沒有出問題,登記之后,朱月也根本無心旅游,只想早點回家,結果因為耽誤了時間,晚交車一小時,租車行要收半天的超時服務費。

    深燃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 " 租車 " 的投訴一共有 52280 條,集中在退還押金不及時、亂扣費、車況差、無法及時取 / 還車、合同問題等方面。

    三、租車行業怎么走?拼品牌、比服務

    事實上,汽車租賃行業 " 服務跟不上 " 的問題長期存在,而疫情之后的報復性旅游、租車火熱,又讓問題集中爆發。

    今年國慶假期,租車市場又開始火爆。有數據顯示,某租車平臺近一周租車預訂數量環比上周大幅增長 248%。

    值得一提的是,國慶假期高速免費通行是租車自駕火爆的原因之一。另外,用戶的出行習慣也在助推租車自駕的火熱。跳跳之所以喜歡租車自駕,既是因為行程安排相對自由,很多好看的景色就在路上,也是出于防疫要求的考慮,租車自駕更安全無接觸,私密性也更高。

    易觀數據預測,中國租車市場整體規模在 2022 年達到 1061.56 億元,超過 2019 年的 924 億元,實現復蘇。

    租車市場雖然火熱,但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站在用戶的角度看,首要問題是服務的標準化得不到保障。

    " 租車行業看似結合了互聯網,卻沒有那么互聯網,最大的問題就是車況不透明。" 跳跳舉例,比如同款車型會分高配低配、新車舊車,但租車平臺只會標注這臺車的基本配置和廣告圖片,挑車時看不到車的實際情況,相當于 " 拆盲盒 "。

    " 盡量選擇正規的連鎖租車公司。" 多位租車人士建議道,在他們看來,相比零散的租賃車行,大型租車平臺近幾年在服務上正在慢慢成熟,比如,網線上合同相對透明,在平臺監管下投訴有用,租車流程也相對規范;不過,建議在基礎保險之外,加購不計免賠保險,以規避風險。

    而站在企業和行業的角度看,盈利難題依然待解。

    租車行業人士陳生向深燃介紹,目前傳統租車公司主要有兩大模式,一種是攜程租車、悟空出行等平臺模式,整合了當地租車公司,另一種是一嗨租車、神州租車等直營模式。

    這兩種模式各有利弊。平臺模式的車源和型號選擇較多,有價格優勢,不過需要更重的運營和服務;直營模式前期需要重資產投入,門店較多、網點覆蓋面較廣,去庫存是首要任務。

    盈利點較為單一的租車平臺,都在尋找下一個出路:一嗨租車去年宣布進軍二手車市場;神州租車與普天新能源合作,開展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凹凸租車拓展了汽車金融、車后市場等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有 90% 以上的汽車租賃企業屬于小型公司,而神州、一嗨等頭部租車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僅為 20% 左右,要面對嚴重的客戶分流情況。在經歷一嗨租車、神州租車相繼退市、常年虧損后,雖然 2022 年先后傳出 " 租租車 " 和 " 楓葉租車 " 的融資消息,但疫情之下租車是不是一門好生意,還有待觀察。

    " 租車行業模式清晰、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在各家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開始比服務、比品牌、比口碑。" 陳生認為,疫情下的租車市場,做好服務才是王道。

    頭條新聞

    頭條新聞

    時事熱點 一手掌握

    訂閱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ZAKER | 出品

    查看更多內容
    欧美老妇黄色片
  • <nav id="mwqyq"></nav>
  • <nav id="mwqyq"></nav>